2)20尚方(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军的散兵游勇面对其众难免被各个击破,只有统筹起来拧成一股绳,方能见效。既任赵当世为湖广提督,那么连同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凤阳总督马士英,三股朝廷大军可以重新在闯军的周边集结起新的包围网。

  关于是否让赵当世一介武夫掌握地方大权,朝野当时还产生过较为激烈的争论。

  很多人认为,左良玉、贺人龙殷鉴不远,委出身流寇的赵当世以大任是极其冒险的行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将赵当世归置在孙传庭麾下听用。但这种论点很快被崇祯帝和首辅周延儒联手否决了。

  崇祯帝的想法很简单,此前赵当世已受浩荡天恩得授郧襄镇总兵,更娶了瑞藩华清郡主为妻,这些要么出自他的授意、要么得到了他的认可,自己要是在此节骨眼上站到赵当世的对立面,完全是自扇耳光的行为。这种事,他可不会做。

  从赵当世接受招安以来,他对赵当世观察了很久,从未听闻一星半点儿赵当世违法乱纪的事,这在如今时节可是大不容易的事。如杨嗣昌这样曾经主掌湖广地方军务的枢臣对赵当世有过上佳评价,湖广地方官员比如前南阳府知府颜曰愉、现襄阳府知府范巨安也夸赞赵当世忠勇。甚至几次派去传旨暗访的太监,亦对赵当世谦逊受礼大加赞赏。而且解救襄阳、收复南阳并击灭回、曹等贼都是实打实的战绩,做不得半点伪。有着以上种种佐证,比起从未到过地方,仅凭想象七嘴八舌的朝官们,崇祯帝还是更相信从地方传上的反馈以及那些自己不辞辛劳从一封封奏疏获取的信息。

  还有一点,崇祯帝并不喜欢喜欢和自己针锋相对的孙传庭,虽迫于无奈用孙传庭,并不希望将赵当世遣过去令孙传庭的势力过大。所以,和当初力排众议维护杨嗣昌相仿,崇祯帝内心对赵当世很有好感,觉得此人靠得住,这种念头一旦在他脑海里萌芽,旁人再想影响他就千难万难了。

  周延儒之所以帮赵当世说话,主要还是因为赵当世在此前托他办左梦庚的事时就明确表达了站队的意思。从古至今,内有内助、外有外援,周延儒身为朝官,掌权再大,终归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天下纷乱久矣,尤其在这大明朝内外交迫时节,今日不知明日事,周延儒也迫切希望能在地方觅得实力派引为奥援,凤阳总督马士英其实也是受他扶助上位的。要是再把赵当世立起来,他立身朝中无疑更有底气。

  周延儒的辩护理由主要立足于北南两线的战事。他指出当前局势可谓南线急、北线急上加急,在此清兵入侵为乱近畿的节骨眼上,朝廷粮饷匮乏绝难同时支撑两线的大规模战事,因而对于南线的要求但求稳而已。如果不能迅速在南线构出新的剿闯包围网以至于造成南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