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山海(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心并着手安抚士绅、招募新兵;另一部以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的军队为主,反攻先前受大顺皇帝李自成指派接手山海关防务的仍被李自成封为定西伯的唐通所部军队。

  唐通兵力只有八千,没料到吴三桂的军队回来偷袭,接触即溃,退保关城西北方的一片石关,并且迅速就此事通知了北京。

  关辽军入关前已经抛弃了关外土地,从决定与李自成反目的那一刻起,所能凭恃的就只剩山海关内外的小小一隅地盘,既无战略纵深可言,亦无充足的人力与钱粮补给,必然难以长期坚持,是以一早定下的基调便是速和或速战两个抉择。

  速和优先实施。关辽军的实际领导者吴三桂对陈洪范说过,他将再次遣使,以索要太子及保证关辽军独立地位的条件去北京再次找李自成谈判。李自成要是答应了,他便能安心带着关辽军暂时投靠顺军,后续伺机而动。使者去了北京后再无音讯,吴三桂没收到李自成的答复。但事实证明,他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李自成的同意,因为四月十三日,驻兵永平府周边的高第就探得了顺军在北京动员完毕,誓师朝山海关方向进军的消息。

  吴三桂其实一早料到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本来做好了与北京方面讨价还价的准备,岂料李自成十分果决,不给他半点商量的余地,直接发兵了,这不由令他大为慌张。

  “联虏平寇”是吴三桂的底牌,可是至少在四月十三日时,他尚未派人前往沈阳求援。按照顺军的这个行军速度,只怕届时清军未到,自己连同数万关辽军已成黄土。

  不论“降顺栖身”还是“联虏平寇”,当初赵当世委托陈洪范前来辽东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务必保全关辽军的有生力量。以此为基本出发,本可以置身事外的陈洪范权衡过后,依然给吴三桂支了个招,让他向李自成求和,假意表示归顺。这样做比先前提条件谈和的好处在于先让李自成吃了“关辽军愿意归顺”的这个果子,后续占据谈判优势的李自成必然会主动找到吴三桂反过来提条件,有多严苛其实都无所谓,吴三桂就可以借这个机会行缓兵之计。

  吴三桂觉得可行,立刻差遣心腹部将孙文焕、李可植等出使顺军,另以郭云龙、杨珅等出使清军,自己则与何进忠、吴国贵、董永显等部将抓紧布置山海关防御。

  李自成四月十四日接见了孙、李,对吴三桂自辩受到奸人蛊惑的理由不置一词,直截了当提出关辽军若真心归附,吴三桂及关辽官员必须在三日内亲自来行营参拜,否则一切免谈。接着又透露,此次随军的尚有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与在陕西投降的秦王朱存极、晋王朱审烜以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希望以君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