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云动(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而无语。

  石砫兵斥候四处,秦良玉很早就打听到了赵营的部署。听说对方主阵当中在后,两翼分占南北山岭,一举一动,似乎都有模有样。

  “这赵贼倒有些棘手。”业恒抬首,望着对面山头上迎风飘摇的赵营旗帜,“他这分明就是想以夹击之势钳制我军。”

  秦良玉不答,对方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可她也不会因此退兵自折锐气,她知道,自己若退,赵营很可能就会辗转远去。石砫世受皇恩,她为人的立身之本就是忠君爱国,因此不愿坐视赵营逃离,继续祸乱他地,况且,就这点浅显的布置,还不至于令浴血多年的石砫兵犯难。

  一声炮响,伏军尽出,敌军便丢盔弃甲,大败亏输。似此类演义之言着实为害不小。早年流寇尚在雏形,没打过仗的居多,最多听说过三国、说岳、杨家将之类的评传,很多都以为书中所言皆为真理,可是在实践后才逐渐明白,那类的战争,实在是有如神话般遥不可及。当初在金岭川,赵当世等人之所以大溃,也是拜那个迷信演义、崇尚设军埋伏的千户所赐。那千户以为自己突然杀出,官军就会乖乖乞降,殊不知官军未乱,他的部众先乱成一锅粥,那些官军抽出一些兵力阻挡混战,而后的大部分从容转换战斗序列,之后凭借着有素的训练以及精良的装备轻而易举反败为胜。

  再说的广一点,如今流寇中,能有所气象,做大做强的,其首领原先皆是边关官军出身。早期,延绥以北,逃兵响马出身的流寇起事多成,例如高迎祥,其最开始便是边塞响马、王嘉胤与王左挂,最初皆为边兵逃卒;而延绥以南,流寇成分多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如王二、王大梁,皆从饥民而来,其等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至今多兵败身死或泯然无闻。

  赵当世幸运,百死余生,有些事,亲身经历后感触最深。他从不断的征伐中总结出的一个道理就是,凡战,实力为上,奇谋终究可遇不可求。所以,他今日与石砫兵对战,就是光明正大两下硬碰硬见个真章、就是比军士的素质与临阵的调派水平。

  凭借往日的经验,秦良玉明白,不能在南北山岭的守兵身上费太多精力。自己三千五百人,若给个几百人拖住,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在她的号令下,石砫兵阵中认旗四起,各自摇动,各队、各哨长官、塘兵前后疾走,各种哨声、号声、锣声此起彼伏。

  侯大贵站于山头,向下张望,亲兵指着纷乱的石砫兵道:“千总,彼等自乱,何不下山一战?”

  “不可。”侯大贵右掌一立,锁紧眉关,“石砫兵看似杂乱,实则井然有序。你瞧他外侧数百长枪手,侧身朝外,其后一排插枪取弩,分明就是防着咱们浑水摸鱼。我等人少,据守骚扰尤可,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