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法 (十二)_绝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秦王陛下开始为我等修建陵墓,我觉得时候到了,应该立些功劳,好让自己以后在墓里面能够占得到一个好位置,这才请缨。”

  飞荧嘴角抽搐。

  好家伙……

  总感觉自己可能镇不住这个叫做魏缭的家伙。

  ……

  王绾与鞠子洲对饮。

  王绾饮酒,鞠子洲饮水。

  被人幽囚,鞠子洲并不如何慌张。

  他静静的听着王绾发牢骚,抱怨如今咸阳的局势没有秦王政还在时候好,可惜天妒英杰,秦王政竟然如此壮年便大去。

  大家都是老于心计的人物,王绾的用意,鞠子洲明白。

  他只是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同时抒发属于自己的牢骚。

  “之前还想着修改秦法,如今新法将成,人却没了,早知何必如此操劳呢?新法也不知还能否派的上用场,只是可惜了我一番苦工了!”

  王绾心下一动:“鞠先生拟定了所有的新法了么?”

  “还没有,我这里有些还未收尾,韩非那里,也有些还没算完具体数据。”

  “是什么数据?”

  “定价。”

  王绾点点头,若有所思:“如此么。”

  “秦王政老早之前建制农会时刻,我们便着手收集各地区粮食的产量、人口的数量、新生儿的成活率、养活足够人口需要的粮食、物资、以及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各项物资的量。”

  “如今,丰年里,极端高产的某些地块,一亩地有近三石的高产量,低一些,也比过去高一些,有一石七斗之多。”

  “但与韩国近处,大河时常泛滥,加上近年雨水问题,很有一些地块没法儿获得正常的收成。”

  “因此各地的粮价有了些波动,单靠他们本地区的粮食产出,是养不活当地的人口的,粮食价格因为这些差距而起了变化。”

  “旧法里面规定一石粟三十钱的成法被破坏,丰年时刻,小麦的价格只十二工分一石,而某些地区在某些时候,小麦已经涨价到了四十三公分一石。”

  “竟能有如此差距?”王绾惊讶。

  “人太贵了。”鞠子洲笑着:“有些地方是产糖的,种粟、麦,一亩地一年到头,好些也就三四十工分,一夫最多可以耕种九十三亩地,这才能获利多少?减去一家老小吃用,扣除掉税钱,落不下多少东西;但种些别的呢?”

  “一斤饴糖咸阳只十工分,有些偏远的穷地方二三十公分。”

  “种麦子的地,建个房子,制作饴糖,一夫操劳,一年可得种地十年之利,他们做不做呢?”

  “一个人这么做了,这样完全没有门槛的事情,难道就不会有别人效仿?”

  向往富裕美好的生活,是非常正常的人所会有的非常正常的愿景。

  任何觉得这愿景不正常或者不应当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

  “所以结果是,他们所在的地方,粮食的价格会很高?”

  “是的,应该高。”鞠子洲点头:“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是,控制两者的价格。”

  “不能让做糖的人比种地的人富裕太多,但也绝对不能让他们的日子没有盼头。”

  “这中间的权衡,就需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价格和税收数目来权衡。”

  不能按着头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算这个账。

  王绾点点头:“过去到是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

  “这是小事。”鞠子洲皮笑肉不笑:“王兄要看一看我目前所写成了的东西吗?”

  “是要看一看的。”王绾点头。

  鞠子洲将几卷帛书与竹简交递过去。

  而后,这些帛书与竹简,在深夜时候,出现在玉县之中,嬴政的桌案之上。

  也正是此时,飞荧带着魏缭、龙等人,回到了咸阳。

  回到了,咸阳农会之中。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