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德国使团(三)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设,往往都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而且完成一部份建设之后就可以部份开始投产运行了,当然投产运行是在这个五年计划之内。

  而上海港口、公路网以及黄浦江大桥都属于基础建设,虽然没有盈利点,但可以促进上海其他行业的整体发展,只有钢铁厂的建设,在华东**内部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尽管在旧时空里,上海有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样中国最大的联合钢铁企业,但上海宝钢的建设,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首先是在上海周边没有大型的铁矿和煤矿,需要从其他地运入,尽管上海有水运的便利,但仍然使成本大幅增加,其次是上海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佳,如果建设钢铁企业,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这又增加了建厂的成本。

  不过上海宝钢的建设,也有不少有利之处,首先是当时上海地区的钢铁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从外地购入大量的成品钢铁,如果本地有钢铁厂,可以省下大笔的费用;其次是上海宝钢建设的时候,中国己经开始从国外进口铁矿石,上海港口条件优越的优势就可以得以充份的发挥了,而且进口铁矿石也不用再运到内陆去,无形中又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但在这个时代,上海建钢铁厂的不利条件仍在,优势却并不明显,目前上海地区的钢铁虽然都是从外地购入,但总体的需求量并不大;而且现在华东**在短时间内,是不会从外国购入铁矿石的。而在这个时候,以李松晨为代表的上海市**的意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上海市**是赞同在上海地区建立钢铁厂,一方面虽然现在上海对钢铁的需求量不大,但随着二五计划的全面展开,141工程的逐步落实,上对钢铁的需求量是肯定会大幅增加;而且华东**的发展,也必然会逐步改变以出口矿产的经济格局,改为出口工业产品,进口矿产品,因此在上海地区建立钢铁厂也可以说是提前布局;另外钢铁企业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高科技产业,而上海是目前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上海地区建立钢铁厂也可以充份利用上海的人材优势;至于钢铁厂的规模是否也像旧时空那样,最终建成一个超大规模,并且是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则是视华东**及上海的发展而定,毕竟一个超大规模的钢铁企业,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的。

  除了141工程项目之外,上海市**还计划在二五计划期间,自行投资建设16个小型项目,这些项目既有对上海地区原有的工厂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也有和6个141工程项目配套的工程;还有上海地区自身的需要,当然上海市的财政收入也足可以确保上海进行这16个小项目的建设。

  而要在这个五年周期内,顺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