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七十章皇仁堂的困局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校当然很重要,对于朱慈烺这种不懂金融的选手来说,搞好实业就是兴邦的唯一手段。

  不过大明的可以真的已经发展到需要学生在学校里专门学习相关技术才能适应岗位的地步了么?

  蒸汽机的应用不过十年时间,总不能让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在学三年怎么用怎么修吧?要是从理论开始讲起那岂不是培养科学家的套路?

  朱慈烺沉吟半晌:“这样的学校可以跟普通高中分开,称其为专业技校,学生上学也不用完全遵循高中教材,因材施教,按需授课。”

  吴启晨躬身:“正是,而且臣以为甚至学时也不必强制要求三年,有些学科有些技术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就能学会。

  这样经过培养的工人比起从外面招募的那些懂得更多的原理,技术也更扎实。

  当然像医学院这样的,可以适当延长学时,毕竟人命关天。”

  朱慈烺摇摇头:“学习时长只会限制人的主观学习动力,把所有科目都细化成各种考试,只要该学生完成该科目的考试那么就算及格,不必非要强制要求学生一定学够多长时间。”

  吴启晨拱手:“陛下说的是。”

  说到医学,朱慈烺想起大明貌似还执行着关内关外区别药价的事情,正好吴启晨在就顺便问一下:“最近这药品走私还猖獗么?”

  吴启晨也是皱起眉头:“相当猖獗,关内外药价相差三倍以上,这种暴利让人趋之若鹜,关内关外之间原有的哨卡都已经废弃了。

  现在只有税监的人在那管理,这就让走私药品的人很容易就避开税监把药带出去。

  再加上药品利润的损失只是皇仁堂的损失,损失的是陛下的内库,所以一直以来内阁对此事的监管都不严格。

  只有卫生部查假药的时候偶尔会抓一批倒卖药品的商贩。

  而且这一块法律也不健全,即使抓住也无法定罪,因为药品还是在大明境内流通也不算走私。

  一般都是处以罚金和没收药品为主,这使得这些人倒腾起来更加肆无忌惮。”

  朱慈烺扯了扯嘴角,这群王八蛋,朕的钱他们就不关心了!

  本来低药价是公民的福利,皇仁堂卖给公民的药品一直都是保本经营,皇仁堂的利润全部依靠关外地区的药价补贴。

  现在有人倒卖药品,导致皇仁堂的利润下降,当然这个也不是所有人都买私药,因为私药里面固然有走私药,但更多的是假药。

  所以有钱的人还是会选择到皇仁堂去买,虽然三倍的价格,但也就比市面上的药贵一点点而已。

  不过这个问题不处理,长此以往,最后皇仁堂的利润还是会被挤占。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内外同价,这就防止了因为价格不同导致的走私。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只不过那岂不是不能体现公民的优越性?为什么公民的身份受到整个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