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0章 全面战争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90章全面战争

  三次革命在民国历史上持续的时间很短,几乎相当于往大水塘扔了一颗小石子所造成的涟漪,但是无论是政治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不敢忽视三次革命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涵义。三次革命的迅速平定,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度过了自太平天国以来不断下降的政治权威的最低点,经历了这个底部,号称中国自古以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经验又找到了基于规律的表现周期。虽然自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以来,清朝政府一直维持着弱势统一的格局,但谁都知道这种表面上的光鲜是骗不了人的。不说太平天国这种另立政权、分庭抗礼的行为,单就“东南互保”这种藐视中央权威的往事就足以让上位者郁闷不已。辛亥革命之所以能迅速成功,固然与清廷孱弱、袁世凯留力有很大关系,但根源却是自1840以来愈发堕落的全国秩序。在政治学家眼里,抛去正义性这种光环不论外,无论是二次革命还是护国战争其实也是地方势力反抗中央的实质;在历史学家眼里,元明清三代的大一统格局在20世纪之初面临重大的挑战,倘若三次革命没有这么顺利的结束,必然造成全国分裂或者藩镇割据(真实历史也确实如此)。三次革命的迅速结束,标志着中央政府权威的日益恢复,这无论对于全国的团结还是作为有秩序的社会其意义都是深远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中心不突出的大国里,一旦分裂必然造成最惨重的损失和倒退,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中国凡是获得大发展、国力强盛都是在中央政府权威最为旺盛的时候。

  作为闹剧的三次“革命”迅速溃败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府地权威,更让时任浙江都督的朱瑞处于一个异常尴尬的地步。从内心状态来说,朱瑞是倾向于冯国璋等人的主张的,作为一个政客。他自然不会被冯国璋等人所找的遁词所迷惑,他真正害怕的却是中央政府将手伸到他的地盘里来;当然,从理性来说,尤其是作为一个军人,他清楚地了解中央政府地军事威力。正是在这两种矛盾情绪的引导下,他抛出了“中立”打算,在他看来,冯国璋所谓的三次革命能否成功倒在其次。关键江浙一带素来是英国人的范围,中央政府要想迅速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战火延续的时间一长,这中间的变数就多了,自己打出中立的旗号,一方面可以观察形势,谁比较有利就倒向谁;另一方面也可以待价而沽,让两方面都费尽心思拉拢自己。但他万万没想到,三次革命戏还没有开场就已落下了帷幕。让人大跌眼镜。饶是他眼疾手快,在南京城破之日就通电服从中央,秦时竹也不打算放过他——彭家珍、商震、王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